圣诞活动
活动时间:12月24号(周六)晚上20:00开始
活动地点:网上多玩yy语音交流,频道号89558804(只在活动当天使用)
活动方式:趣味对答,小说热论话题辩论(胜出者有奖品)
主持:如月海
裁判:陆双鹤(作者)
--------------------------------
经过如此一番解说,王璞的行为看起来就合情合理,再没有任何不妥之处了。就连周延儒,也不得不捋着胡子,点头赞道:
“能够为朝廷精打细算到如此地步……王介山确为国之栋梁啊!”
“那伙短毛果然也没吃一点亏。拿两份空头协议,便能从朝廷手中赚走几十万的利钱……偏偏咱们这边还只能欢天喜地的接受。”
旁边一位幕僚的话道出了在座所有人的心声。这群人在当今的大明朝也都算是眼界开阔,对经济之道颇有研究的内行了。但短毛这种赚钱的方法,让这边所有人都有一种大开眼界之感。如果不是亲身所见,他们决计想不到这世上竟还有如此轻松,如此简单的赚钱方式——还一点都不讨人嫌。
于是之后,当那位眼镜先生再次说出一番话时,倒也不能让他们感觉更惊讶了:
“学生后来又打听了一下,短毛那家银行虽然开张不久,却已陆陆续续做成了好几笔贷款业务,有些是当场把现银提走的——那个要求有很硬的担保,利息也高。还有些便是跟王介山这种差不多,纸面上走账的把戏,条件就宽松多了。但至少一成的年利,这个肯定不会少。总体算下来,他们放出去少说也有一百二三十万的款子了。”
“一鱼数吃,还真是短毛最爱干的事情……用三十万的本钱,做出百万以上的生意,短毛这‘银行’果然是大有可为。”
周延儒想起之前盐务谈判时,林汉龙曾向他解释过银行的业务范围,当时只是听个新鲜而已,没想到这么快就真正见识到了其犀利之处。
“可他们这么大胆敢赊,难道就不怕有人赖账,折了本钱?”
说出这话的人,口气中似乎带着某种微妙之意,而此言一出,又有几人朝周延儒面上看了一眼,同样带着一种很微妙的眼神。
——大明朝廷可从来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历史上被朝廷官员用大义名份坑掉的外藩酋首不计其数,比如那位著名的五峰船主,大海寇汪直,当年形势与短毛差不多。也是纵横大明沿海,无人可当。但偏偏信了朝廷招安的鬼话,最后只用几名小吏便轻松将其拿下并砍了脑袋。
当然短毛比汪直聪明得多,也谨慎得多。迄今只有少数人愿意上陆便是明证。但他们敢这么大肆赊账,难道当真不怕朝廷到时候翻脸?别的不说,王介山以天津府名义订下的协议,到时候他升官调走了,换个人上来说一句不承认,短毛总不见得还能把天津港搬走不成?
周延儒当然能理解这些目光中的含义,但他也没说什么,反而也用类似的目光看向身边那位眼镜幕僚——这位老兄前头为王璞说了那么多好话,在这方面,想必不会一点没准备吧。
果然,后者脸上带着一种“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的表情,悠然笑道:
“这方面么,王介山倒也问过他们。而银行方面的回复是:只要琼海军还有武装讨债的能力,就不怕人赖账。”
…………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包括周延儒在内,大厅中所有人在听到“武装讨债”这四个字后,都仿佛被卡住了脖子的鹌鹑一样,闷头不再开口了。
短毛的可以肆无忌惮,他们却不敢;短毛敢动不动就把“造反”“武装讨债”之类字眼放在嘴上,他们却不能;短毛有能耐打败朝廷的大军,短毛就有狂妄的本钱,而他们却没有。
天津港是搬不走,但却是可以被占领的。而且,真要丢了天津的话,那京师也……
那画面太美,接下来没人敢多想,见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屋子里气氛不太对劲,作为屋主兼召集人的周延儒只好站出来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宣布今晚的商议到此为止,大家先各自回去休息一下,也好考虑一下今天得到的消息——毕竟这信息量有点大,就算他自己,一时间也感觉有些消化不良,恐怕需要细细琢磨一段时间,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行止。
不过在站起来礼送众人的同时,周延儒也不动声色在那位眼镜幕僚的手臂上轻轻拍了一下。后者立时领会,于是脚下自然慢了几步。待旁人散尽,两人却又进了另外一处小书房,招呼仆人上了两杯浓茶,秉烛细谈。
“壬秋啊,你今日为那王介山如此鼓吹,若是换个人,老夫一准觉得是拿了人家的银子。可以你的秉性却非绝如此……难道当真被那王介山折服了?”
“呵呵,东翁,学生不收那三瓜俩枣的,是瞧不上那点蝇头小利。但这回,王介山告诉我们的东西,可比银子要有用多了,难道还值不上为他说两句话?”
这位眼镜先生刘俭刘壬秋,乃是周延儒手下相当得用一位幕僚,很有经济头脑,而且为人廉正,以往专替周延儒处理一些金钱往来上面的事情,账目总是清清楚楚一丝不苟。故此周延儒对其非常信任,这一次派他去天津,也算是代表自己,对那位必然要崛起的大明官场新秀做一次全面考察。
而考察的结果显然远远超出了周延儒的预计——他派去的“考官”居然成了对方的脑残粉,但周延儒也不能说自家幕僚的判断不客观,因为就连他自己也被王璞的大手笔给吓到了。
想了想,他决定不再讨论对方的专业水准,而是换个方向。
“那么……壬秋以为,他如此坦诚,可是有希求老夫相助之意?”
——周延儒既然起了“取钱而代之”的心思,手段当然就是全方位的。除了他本人努力跟短毛拉关系外,尽量拉拢“钱派”中人也是必然的动作。而以周延儒作为吏部尚书的政治眼光,首先便选择了王璞作为突破点。
原因则很简单——如今的东林党那么红火,其他人对钱谦益都需要感恩戴德,可唯独王璞不需要。即使外面都把他吹捧成了东林新秀,又是什么大明年轻一代官僚中最具政治才干的未来之星云云……但周延儒相信,他一定没忘记:当年被打发去琼州府作推官,那可是不折不扣的贬谪发配。王介山能有今天,纯粹是靠他自己的努力以及运气,包括他如今转任天津知府,那也是双方互利的事情,而并不仅仅是出于那钱某人的提携。
所以他派了心腹去天津,除了对王璞的才能进行考察外,对其心思也想试探一下。而从目前的反馈来看,这其中还真有文章可做——王璞明明知道刘壬秋是代表谁的,却依然向其详尽解释了他的所有施政策略。对于和短毛达成的协议也未做任何隐瞒,甚至连其中还没有实施的部分也说了,这说明了什么?
周延儒觉得这甚至是比听到津门水师驻扎地问题已经顺利解决更好的消息,只可惜刘师爷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东翁,以学生和他交谈下来的感觉……王介山肯如此坦诚相告,恐怕只是因为他想尽量把这法子让更多人知道便好,倒并无它意。”
“哦?就这么简单?”
周延儒蹙起眉头,王璞跟短毛混了那么久,不但学了他们本事,难道连那帮人大嘴巴的习性都学去了?这种事情,岂是应该到处宣扬的?
“他倒是不怕授人以渔……钱牧斋手中定是有更为详尽的说辞了。”
“想必如此……据说钱牧斋的得意门生瞿起田不久之后便要往津门拜会,可能还要待上一阵子,多半是在为去琼镇为官做准备了。”
“哼哼,他钱牧斋有门生,老夫也有啊……壬秋,你说倘若我们也安排一些人去琼镇那边为官,短毛肯么?”
“听王介山的口气,短毛那边对于理政之才是多多益善,倒并不一定拘泥于东林。”
“那老夫倒是要好好筹谋一番了……嗯,你觉得张乾度,吴骏公二人如何?”
“呵呵……”
谈及到他人前途,那刘师爷还是挺谨慎的。况且周延儒所说的这两位,都是崇祯四年在他手里点出来的新科进士,一个少年时便敢与阉党为敌,之后结社交友,名满天下。另一个则是会试第一,殿试第二的堂堂榜眼才子,岂是他一个落第秀才敢随意评价。
而且这两位眼下可不是瞿式耜那等到处求官作的白身可比,作为新鲜出炉的进士老爷,座师又是当朝首辅,他们俩如今都在翰林院这等清贵之地享受呢,平白无故给一脚踢去南方,这是算提携还是贬斥?
周延儒大约也发现自己的话孟浪了些,也不强求对方作答。又随意说了几句闲话,便示意刘师爷可以告辞了。不过,在后者离去之后,周延儒一个人却又在书房里待了许久。
——和以前几次遇到大风浪时一样,每逢这种时刻,首辅大人的书房中,蜡烛光总要拖到很晚很晚,才会熄灭。(未完待续。)